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

当前位置: 首页 工作动态 正文

紧扣定位 聚焦前沿 谋划发展 —— 武汉晴川学院召开2025年新专业预申报专题会议

作者:时间:2025-07-10点击数:

为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,进一步加强专业内涵建设,优化专业布局结构,突出办学特色和优势,依据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2025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》文件精神,武汉晴川学院组织了2025年新专业申报工作,并于7月9日上午9:30在综合楼414会议室召开了“2025年新专业预申报工作专题会议”。校长汪彬、常务副校长夏力、副校长彭宇文、副校长向巍、校长助理张涛出席会议。教学指导委员会全体成员、各学院教学副院长、拟新增专业筹建负责人及教务处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会议。会议由校长助理张涛主持。

此次会议旨在对2025年拟新增本科专业的申报方向进行集中论证和统筹部署,确保新专业设置科学合理、定位清晰、支撑有力,推动学校专业建设高质量发展。


 

 学院汇报紧扣学校定位,聚焦前沿领域,彰显学科特色

会上,全校7个二级学院依次围绕拟新增专业的申报背景、人才需求调研、专业定位、课程体系设计、师资队伍、实验实训条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汇报,展示了各学院在专业建设方面的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。


 

   

计算机学院教学副院长裴浪汇报了《工业软件》专业的申报情况。该专业瞄准高端制造软件国产化趋势,构建“课程-项目-认证”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,致力于培养具备工业软件研发、测试、应用和服务能力的复合型技术人才。

 

     

 


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助理饶恕汇报了《智能制造工程》拟新增专业的情况。该专业聚焦智能装备与工业互联网融合,强化“智能+”复合型人才培养,契合制造业数智化转型升级需求。


 


设计工程学院院长楚东晓介绍了《智能交互设计》和《游戏艺术设计》2个拟新增专业的情况。《智能交互设计》立足“新工科”理念,融合设计学、智能制造、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等多领域知识,培养具备跨学科设计创新素养的复合型人才。《游戏艺术设计》强调美术基础与游戏引擎技术的深度融合,注重AI辅助设计与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应用,培养兼具艺术创意与技术实现能力的专业人才。


 


 

会计学院教学副院长胡丹汇报了《资产评估》拟新增专业的情况。该专业以注册资产评估师(CPV)为导向,构建“区域深耕、智能赋能、课证融通”的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,服务地方经济评估需求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

 


商学院执行院长薛红松汇报了《数字营销》拟新增专业的情况。该专业面向数字经济时代,培养精通数字营销策略、平台运营、数据分析与内容创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,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。   


 


外国语学院范丹红教授汇报了《养老服务管理》拟新增专业的情况。该专业聚焦我国老龄化社会发展需求,致力于培养具备信息化服务能力的复合型养老管理人才,助力“养老+”新业态发展。


 


传媒艺术学院教学副院长李国伟介绍了《智能影像艺术》,该专业聚焦智能影像创作、虚拟制片、AI视觉设计等领域,采用“项目制+工作室”模式,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。同时汇报了《人工智能新闻》,该专业融合人工智能与新闻传播,培养具备技术素养与新闻敏感性的复合型人才,助力新闻行业的智能化转型。

 

 专家把脉问诊,指引发展方向

汇报结束后,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全体委员结合学校整体发展定位、学科专业生态布局、区域产业人才缺口和就业趋势,对拟申报专业进行了全面综合的评议,提出了四个维度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,一是强化顶层设计,统筹专业发展布局;二是立足应用型定位,服务学科专业发展方向;三是明确专业定位,突出差异化发展路径。四是整合资源,推进协同共建共享。


 


 校领导把关定舵,明确申报方向

会上校领导对下一阶段的专业建设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,并提出明确要求,为各学院后续的申报工作指明了方向。

常务副校长夏力表示,学校聚焦工科与交叉融合,集中资源打造特色专业,将优先支持工科类专业及交叉融合型专业的申报。各学院应结合自身学科基础和资源优势,围绕“文工交叉”“艺工交叉”等方向,申报具有复合性、创新性的新专业,推动跨学科融合发展,拓展专业发展空间;应统筹资源,集中力量申报1个重点新专业,优先考虑工科类专业,避免分散投入、重复建设;应根据会议精神和专家意见,重新审视拟申报专业的科学性、必要性和可行性,严把申报材料质量关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针对各学院的新专业申报工作,汪彬校长提出四点工作要求。一是强化前瞻布局,对接国家战略。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方向,重点培育人工智能、智能制造等前沿领域专业,抢占发展先机。二是坚持需求导向,服务区域发展。深入调研产业转型升级需求,确保专业设置与就业前景高度契合。三是发挥集群效应,促进协同发展。推动新专业与现有专业群实现有机融合,推动课程资源共享、师资互通、平台共建,构建“优势互补、协调发展”的新格局,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效益和人才培养质量。四是深化内涵建设,提升人才培养质量。通过专业结构优化,培养更适应时代所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,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。

此次会议不仅是一次新专业申报工作的阶段性推进会,更是学校专业建设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。通过校领导的精准把脉和方向指引,各学院进一步明确了申报思路和重点方向,为后续扎实推进新专业申报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。

 


 

 

 

 




 

 

 

 

Copyright © 2017-2020   武汉晴川学院   鄂ICP备10004916号   地址: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中华科技产业园玉屏大道9号   邮编:430204